“忠孝廉节”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教育、行为的核心思想,其孝悌忠信、守节自重、廉洁自律、济世救民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被时代所传承。文天祥的“忠孝廉节”石刻最早出现在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上甘棠村月陂亭的石壁上,这些字迹遒劲壮观,每个字高1.8米,宽1.3米,正楷阴文,镌刻于乾隆二十八年。
在宋朝,甘棠村出了一位名叫周德源的临安(杭州)太守,他与文天祥同朝为官,为人清正廉洁,与文天祥是至交。在周德源辞官还乡时,文天祥手书“忠、孝、廉、节”四字赠与周德源。周德源将其手书带回家乡后,作为家藏让后人一代一代保存下来。到了清乾隆二十八年,永明(今江永旧称)县令王伟士得知文天祥有手书藏于民间,出于对文天祥的敬重与缅怀,于是,他亲自到上甘棠村找到原件,摹刻到古迹月陂亭,作为整个甘棠村的村训,从此,“忠孝廉节”的治家思想便世代相传。
文天祥之父文仪,人称革斋先生,学识渊博,文氏家风严正,为人善良。文仪在家中庭院里栽满了翠竹,以此考察文天祥的诗歌和品格,造就了其高尚的文学素养和坚韧不拔的品质。文天祥的一生,是“忠孝廉节”的忠实践行者。
“忠”字,出自《论语》。如:“君使臣以礼,臣事君以忠”“居之无倦,行之以忠”等等,指对祖国忠心。恭帝德祐元年正月,文天祥接到太皇太后诏旨:“照已降旨,疾速起发勤王义士,前赴行在。”文天祥捧诏痛哭,三天后“尽以家货为军费”,组织义勇之士,起兵勤王。当时,友人曾劝他:“现在元军三路进兵,你以乌合之众迎敌,无异驱群羊斗猛虎”,但他不为所动,说:“如今国家危难,竟无一人一骑应召,我万分悲痛。所以不自量力,以身赴难,希望天下忠义之士闻风而起,聚集众人力量,也许能保存社稷”,他还说:“受君之恩,食国之禄,应该以死报国”。这是对国家尽忠。
“孝”字,出自《孝经》:“夫孝,德之本也。”“孝”字的汉字构成,上为老、下为子,意思是子能承其亲,并能顺其意。理宗宝祐四年,文天祥在集英殿参加殿试,在601名考生中取得第一名,成为状元。但随后短短几日,其父文仪便病倒客逝临安,终年42岁,文天祥由此守孝三年,直到理宗开庆元年,朝廷补授文天祥为承事郎、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,他才正式步入仕途。这是对父母尽孝。
“廉”字,《玉篇》注“廉,清也。”《释名、释言语》:“廉,敛也,自检敛也。”“廉”就是为官清廉,不索取。文天祥为官二十三年,从未因贪腐行为而被举报和弹劾,其吃穿用度仅有朝廷发给的俸禄和奖励。有一次,文天祥在归家路上途经一家小旅店,旅店掌柜姓胡,与其父亲革斋先生是至交,听闻生意不景气,文天祥为报照顾之恩,请胡掌柜从自己随身的行李中挑一担相赠,围观的人都说担中有黄金万两,谁知道打开后才发现竟只是一担蒲扇,就在大家都疑惑不已时,文天祥坦言解释道,临行时确有不少人送礼告别,但他都一一拒之,遂只能以随身物品赠予乡亲百姓,众人皆感慨万千,称赞文天祥两袖清风、令人钦佩,“蒲扇送礼”的故事也成为一段佳话,这是为官之清廉。
“节”字,《说文解字》:“竹约也。从竹、即声。”原本指竹子的一段,后被用来象征着一种操守、一种人品。《荀子·王霸》:“士大夫莫不敬节死制。”指为人处世要有气节。祥兴元年十二月,文天祥兵败被俘,拒不投降,他服药自杀,但药力失效,未能殉国。次年,元军逼迫文天祥写书信招降南宋的流亡政府,文天祥不从,并写了《过零丁洋》一诗作为回答,其中的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流传为千古名句,足见其气节。此后,文天祥被囚禁三年,历经利诱劝降、严刑拷打、宰相庭审、亲情威逼等考验,但他不为高官厚禄所引诱,就义前在衣带上写下“孔曰成仁,孟曰取义,惟其义尽,所以仁至。读圣贤书,所学何事?而今而后,庶几无愧”的诗句,视死如归。这是为人之气节。
上甘棠月陂亭的“忠孝廉节”石刻经历数百年如今依旧还在,也喻示着“忠孝廉节”的思想也将一直传承下去。如果仔细端详文天祥的手笔,我们就会发现字如其人,耿直忠烈,大义凛然,其爱国丹心,惊天地而泣鬼神,久久地震撼着国人的心灵。
“忠”是忠于党,忠于国家,忠于人民;“孝”是孝顺父母,尊师敬长,知礼明礼;“廉”是廉洁奉公,勤政为民,两袖清风;“节”是直道守节,坚持原则,守身正气。党员干部更应该传承和弘扬“忠孝廉节”的精神,做到以忠铸魂,以孝立身,以廉养德,以节立志,在生活和工作的点滴中深刻践行这一价值观,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,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。(江永县纪委监委 陈邦源)
来源:三湘风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