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寄蜉蝣于天地,渺沧海之一粟。”,面对浩瀚的宇宙,苏子发出这样的慨叹。千百年来,人类都绕不开一个问题——在浩大永恒的天地间,短暂而渺小的个体,该如何立身安命、寻找一生的归宿?在魏了翁的身影里,我看见了“奉献”二字。
松绑“人性” “心”“理”合一
理学由书院传授到被确立为官方正统思想,是中国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转变,南宋中后期著名理学家魏了翁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在魏了翁之前,朱熹集理学思想之大成,从哲学的高度把三纲五常绝对化,作为约束民众行为、管理社会秩序的重要标准。
虽然理学在逐步被确立为正统思想之初,基本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,发挥了治理社会、凝聚民心的效用。但后来统治者执其一端,背弃了理学对封建统治者加以约束的一面,而强化了其要求劳动人民服从伦理束缚的一面,背离了理学家创立理学的初衷。
为了纠正自“庆元党禁”以来对理学的种种曲解,魏了翁多次上疏表彰周敦颐和二程,请为三人定谥赐爵,大力表彰周程在创立理学过程中的作用和功绩,并系统阐述思想源流和社会功能,极力为理学争取地位,为程朱理学成为南宋末期的官方哲学,起到了先导作用。
南宋中期,社会思潮出现了空前的大繁荣和大发展,当时最为重要的有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两大家。两家的区别主要在于:朱熹以“理”为最高原则,以“穷理”为主要目的;陆九渊则以“心”为最高原则,以“内求于心”为最终目的。魏了翁接受朱熹的思想,后去朱学繁琐之弊端,且将朱学与陆学结合,使“心”“理”合为一体。他指出“民心之所同,则天理也”。他认为天理就存于千千万万人的心中,而不必向心外寻求天理,肯定人的主观感受,而不是压制人欲。他肯定人产生欲望的合理性,顺应人性的需求,使长期受压抑的人性得到“松绑”。
鹤山为土 力耕教育
魏了翁,世称鹤山先生,不仅对理学研究深厚,其诗词的造诣也很深,是作品丰富、别具一格的大诗人。和宋代其他理学家一样,鹤山先生也兴办书院,将自己的理学思想付诸教育实践之中,鹤山书院由此而建。在其创办书院期间,魏了翁躬身教育,将其毕生所学运用到教育中,从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书院教育思想。他以鹤山书院为壤,极力在上面耕种教育的根、培育思想的果。
魏了翁的主要教学活动地点是其创办的鹤山书院。对于教育,他说:“是不过务记览为文词,以规取利禄云尔,学云学云,记览文词云乎哉。”他认为,功名利禄乃身外之物,不值得人们费尽心思去追求,学生知识的提升与人格的修养,才是最重要、最本质的。这是他创立鹤山书院的远大追求之一,他想通过这样一种比较纯粹的教育思想,拯救当时岌岌可危的社会。而实际上,以书院教育为载体,积极传播先进的思想和文化,对当时社会的精神风貌、移风易俗产生了重要影响。
鹤山书院的建立,实现了儒家文化在边远地区的良好传播,促进了南宋中后期文化的交融。在魏了翁先生长时间的耕耘、灌溉下,那些幼苗已长成参天大树。他和弟子被称作鹤山学派,影响甚广。
经世济民 两袖清风
“交亲零落鬓如丝,两袖清风一束诗。”这句诗是对魏了翁为官的真实写照。和千千万万个古代读书人一样,魏了翁从小诵读经典,受儒家思想的影响,有“经世济民”的理想。为做到经世济民,他敢于犯颜直谏,给皇帝上言时政十策,他不顾自己安危,不在意小人奸佞的打压嫉妒,在短短六个月内连上二十多封奏章。
诗以言志。在他留下的一千多首诗词里,至少有51首诗词包含“民”,以“利民”“爱民”“护民”“为民”为主题。他的诗词字里行间都流露了他的平生志向——“学宗师,人气脉,国精神。不应闲处袖手,试与入经纶。”他经世济民,知行合一,为国家和老百姓奔波劳碌,可谓是用心良苦,一片衷心。
魏了翁一生淡泊,不慕名利,以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为标榜。无论在生活中,还是在官场上,他都是两袖清风,从不为自己谋私利,与当时许多追名逐利的士大夫,形成鲜明对比。“不识从来声利场”,他跳出了世俗眼光定义的成功框架,坚守本心,不为外诱所动,面对天下苍生,他两袖清风,问心无愧。即使是在他身居高位、深得圣宠时,他也毫不留恋,认为归时已到,上书请辞,想要回到鹤山书院,继续耕耘那一方教育净土。
“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”纵观魏了翁的一生,始终伴随奉献的主旋律,每到一处,就造福一方。如果要问何以立身安命、找到生命的最终归宿?魏了翁用他的一生告诉你——奉献。(李紫薇)
来源:三湘风纪